我們相信,台灣的體育未來,不是少數人的舞台,而是全民參與的共同願景。而這個夢想的起點,不是從培養頂尖選手開始,而是從擴大參與基礎、提升整體結構開始。
問題的核心:現在的系統是「淘汰制」,不是「發展制」
目前的體系讓許多學生無法真正享受運動的樂趣:
● 目前全台學生運動參與率僅 4%,絕大多數學生從未有過完整的比賽經驗
● 系統設計讓 80% 的球隊在一週內被淘汰,幾乎沒有成長空間
● 體育班制度排他、升學制度以考試為主,讓家長不敢支持孩子參與
● 學校場地不足,甚至有場地也優先出租,校內學生反而無法使用
● 學生只能選擇一項運動:沒有季節化運動概念,一旦選擇,就幾乎無法改變
若沒有一個「參與為本」的系統,台灣永遠無法培養出更優質的選手與永續的體育產業。這些問題會不斷持續影響學生,學校、家長,甚至整個社會。
球學聯盟 CXL 是一個「實際落地的參與型模式」
2012 年,我們創立「球學」,2018 年推出「球學聯盟 CXL」,過去七年,致力於打造更完整的校園運動生態系統。我們做了幾件事:
● 完整賽季:例行賽 + 季後賽 → 所有隊伍都有機會成長,而非輸兩場就被淘汰
● 公平競爭:不分甲乙組,體育班與一般學生都能共同參與
● 學業與運動並重:學生需保持基本學業成績才能上場比賽
● 主客場制度 & 區域化:減少舟車勞頓,建立學校自有球隊,培養學校文化與本地認同
● 數據與影像分析:每場比賽有完整數據紀錄,幫助學生發展,創造升學機會 (cxleague.com)
● 未來擴大多項運動(例:排球、棒球)
儘管我們的團隊只有 3-4 人,但已成功讓 CXL 穩定運作。過去 7 個賽季,全台已有超過 66 所學校參與,每季舉辦超過 300 場比賽,並持續成長。
為什麼是現在?為什麼要一起?
我們這幾年走下來發現,其實「讓更多孩子參與運動」這個夢想,大家都想看到它實現——不論是企業領袖、學校老師、家長,甚至學生本人,大家其實都希望台灣能往這個方向前進。
但真正的挑戰不是夢想,而是如何讓每個利害關係人,都能從正確的角度理解、協調、連結彼此。因為這不是一個單一政策就能解決的事,而是需要整體系統的連動與設計。
這是一場需要四方對齊、彼此協調的團隊合作!
每個角色都很重要:
1. 政府 (政策制定者):
是整體結構的設計者 – 設計整體結構,調整課表、升學制度、下課時間等,做出讓學生參與運動變簡單的政策。
2. 企業 (資源投資者):
是社會影響力的放大器 – 投資下一代、支持聯盟和場地更新改善,創造社會影響力。
3. 學校 (教育第一線):
是學生日常環境的守門人 – 安排時間、釋出場地、支持學生出賽,就是最直接的鼓勵。
4. 家長與學生 (直接的參與者):
家長與學生的選擇,是這個系統存在與否的根本依據 – 選擇參與,願意相信運動是孩子發展的一部分。
我們 (球學CX、球學聯盟CXL) 就在這個過程中,盼望扮演連結「上層願景」與「基層現場」的角色。我們的系統、數據與真實經驗,有機會成為這場改革的橋樑與加速器。」,進而帶動整個台灣的改變~
我們的使命 / Our Mission
讓運動成為亞洲教育的一環
To make sports a part of education in Asia
我們相信 / We Believe
運動能幫助年輕人培養品格、紀律與領導力,
它不該與升學衝突,而應該成為教育的一部分。
Sports shape character, discipline, and leadership
They shouldn’t compete with academics — they should be part of education
關於「球學」這個名字
「球學」這個名字,字面上是「球」與「學」,代表體育與教育的結合;
也是「求學」的諧音,意指對知識與成長的追求。
我們相信,真正的教育不只在課本裡,也在球場上
透過球學,我們希望讓「運動成為教育的一部分」不只是口號,而是可以實現的行動
TEAM
#1 CHENG HO 何凱成
#2 FION KAO 高晴

#3 STEVEN KUO 郭紹偉

PRESS
BUSINESS INSIDER: MEET THE FORMER HARVARD FOOTBALL PLAYER WHO WANTS TO MAKE HIGH SCHOOL SPORTS BIG IN CHINA
CCTV 5 [篮球]高中篮球邀请赛 清华附中不敌台湾泰山高中: LINK
親子天下: 前哈佛球員何凱成創「球學聯盟」,要學生兼顧打球和成績
遠見雜誌: 被視為瘋子、狂人也不放棄 何凱成要用「球學」改變世界
愛爾達電視: 主客場制度獲好評 球學聯盟首屆冠軍戰氣氛佳